关于统筹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2015-12-22


关于统筹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调查与建议

政协三河市委员会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市作为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已经承接了北京诸多城市功能和人口外溢,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水资源需求量刚性增长,直接导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严峻,日益紧缺的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不久的将来也将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借南水北调工程即将为我市输水的有力契机,市政协就科学统筹高效利用内外水,统筹解决我市水资源紧缺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市水资源的现状及特点


根据我市水资源评价分析报告,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336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9202万立方米;自产和入境地表水资源总量为6500万立方米,可利用量为3786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843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185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值2200立方米的1/10,低于全省人均水平;亩均水资源量206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值1437立方米的1/7,同样低于全省人均水平。


总体来看,我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水资源总量少。我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0843万立方米,2014年全市用水总量为18380万立方米,明显入不敷出;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受气侯特点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影响,平均降水量分布不均,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不均匀、过于集中的降水,及蓄水设施的缺乏,导致蓄水困难,因此灌溉只能靠大量提取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经常发生春旱后出现夏涝、夏涝后又出现秋旱的情况;三是地表水资源匮乏。我市境内地表水主要来自泃河、潮白河和鲍邱河,由于污染问题尚未根治,地表水基本无法有效直接利用,加之近年来有效降雨的减少以及上游北京的拦蓄,导致地表水非常紧缺;四是地下水超采严重。根据2014年统计数字,我市共有机井5542眼,地下水每年超采8000万立方米左右,如此巨大的超采,使全市中浅地下水位平均埋深由1980年的3.76米下降到2014年枯水期的22.5米,燕郊地区局部地下水位更是下降到了75米以下,形成了以燕郊高新区和三河城区为中心的几个地下水漏斗,水资源形势异常严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工业用水方面,目前,我市部分工业企业节水措施不配套,工业用水技术和工艺比较落后,先进的节水技术、节水措施难以普及推广,污水处理、中水回用才刚刚起步,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普遍偏低;农业用水方面,由于先进的节水技术推广较为滞后,农业用水无计量设施,缺少用水定额管理,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的状态,农业机井数量增长过快,现有节水灌溉面积少,原有灌区工程老化,输水损失大,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低,存在严重的浪费水资源现象;生活用水方面,全民节水意识比较淡薄,节水器具推广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城市管网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


(二)水资源污染严重。根据廊坊市水环境监测中心的监测结果,我市地表水水质大多在四类以下,部分河段污染物质严重超标,城区供水水源地随时有被污染的可能,严重威胁着城市供水安全。


(三)水资源保障能力相对滞后。全市水资源工程建设速度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供水能力的提高与城乡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增长步伐不相协调,雨污分流管网建设的推进速度与城镇化建设发展步伐不相协调。2004年东市区规划建设四座污水处理厂,目前仅有两座建成投入使用,污水处理系统还没有实现城区全覆盖。


(四)涉水事务管理机制不够顺畅。涉水部门管理职能分散,权责不清,相互之间职能交叉,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有效保护、高效利用、全面节约难以落到实处。


三、相关建议


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沟渠皆干、有水皆污”,地下水位下降,漏斗的形成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建议紧紧围绕科学合理用水、节水、减污、改善水环境这条主线,本着“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管理并重,治理与保护同步”的原则,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水利的转变,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保障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一)增强忧患意识,科学编制“十三五”水资源规划


长期以来,水资源问题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缺乏科学、长远规划的弊端日益凸显。建议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将水资源问题作为利国利民利后代的战略性任务来抓,深刻认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理开发,优化配置,依法管理,充分发挥水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国务院于2015年4月份出台了《水资源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国各地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等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以此为蓝本,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合理开发、保护生态、厉行节约的原则,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依据生态市建设的实际要求,科学编制我市“十三五”水资源规划,明确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等。


(二)科学合理统筹,充分利用南水北调工程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


我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时,并没有被列入供水范围。经过廊坊市委、市政府的积极争取和各方努力,报请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同意,已将我市纳入南水北调工程供水范围,基本确定从廊涿干渠末端取水为我市输水,北三县输水工程线路总长115.86公里(其中北京市境内31.78公里),初步确定年净供水量3331万立方米,其中燕郊地区2220万立方米,东市区1111万立方米,待地表水厂建成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问题。根据廊坊市委书记王晓东、市长冯韶慧与省水利厅、省南水北调办公室达成的一致意见,北三县输水工程将参照廊涿干渠配套工程建设、筹资、运行、管理模式,2015年底全面完成前期工作,2016年开工建设。为此建议:一方面要准备充分,由财政预留充足预算资金用于征地补偿、地表水厂和地下输水管道建设,以及运行、管理费用,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如期竣工。另一方面要统筹用水,通盘考虑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快行道”,我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爆发式增长,加之承接首都非首都城市功能及产业外溢,水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且南水北调输水费用较高等诸多现实因素,政府有关部门要对外调水和本地水、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统筹兼顾,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许可,分清轻重缓急,全面科学合理安排全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在确保全市人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适当向农业和生态供水,对于电厂、雪花啤酒等用水量较大的企业,实行分级、分质、分类供水,落实好阶梯水价制度和超计划、超定额用水收费制度,减少财政负担。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优先使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再生水,限采深层水,使地下水开采量在现状的基础上逐步减少。在南水北调通水后,不再开采浅层地下水,主要靠外调水和处理后的中水满足城市需水,使地下水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水平。


(三)动员全民参与,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节约用水是个永恒的话题,必须当作一项长期的战略措施抓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使我市水资源紧张状况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只有大力倡导和实施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才能实现我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节水方面,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新建项目在进场前,必须依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进行水资源论证,办理取水许可证,否则不得建设;在企业中加强节水意识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一些用水大户,要鼓励、促进其健全完善节水管理体系、指标考核体系等,改进工艺,降低水耗,实施循环利用,实现一水多用,减少污水排放。特别是要做好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供给电厂等高耗水企业的相关工作,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同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统筹协调、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用水调剂,使之各取所需,合作共赢。以雪花啤酒与电厂为例,经双方高层协商,达成用水调剂合作意向,雪花啤酒将本企业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供电厂冷却塔使用,电厂将热水供给雪花啤酒盥洗酒瓶之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农业节水方面,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由政府对农业节水设施进行补贴,积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努力消除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并进一步搞好渠系及田间配套工程的防渗工程建设;开展农业用水定额管理,超定额用水加征水资源费;大力推广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发展旱田和耐旱作物,努力减少规划区内农业用水量。2014年农业部在河北衡水组织试验,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下水超采区,完全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可达到1.8吨;2015年1月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明确表示,马铃薯生产节水、节地、节肥、省药效果好,可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替代作物,对此可考虑积极推广马铃薯种植。生活节水方面,加大城镇供水系统改造,降低管网跑冒滴漏;在市政公共事业中优先使用再生水;充分利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契机,积极组织开展节水器具和节水产品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对先进节水器具的开发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给予帮助,在销售方面适当给予补贴。节水意识方面,充分利用市广播电视台、FM103.3交通广播、市区公交视频、街道两侧广告位等多种媒体和途径,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可靠的数据和真实的故事,明示水资源的严峻形势,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


(四)合力开展治污,有效改善我市水资源生态环境


我市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我们在大力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的同时,要“五指发力”,重拳出击,打好治水“五大攻坚战”。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围绕美丽乡村创建,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的要求,根据村庄区位条件、自然村点布局、农民住宅分布,因村制宜,从科学选择效果明显、经济实用、维护简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厌氧、兼氧、好氧等技术工艺入手,逐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行动,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和人居环境。开展城市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重点强化污水处理厂监管工作,可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保持正常满负荷运行。同时,加快推进高标准地下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完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开展工业污水治理攻坚战。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进一步细化环境准入要求,完善项目联评联审制度,凡不符合准入要求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建成项目要加强排污监管,按规定应上排污设备的企业,必须配齐排污设备方可运营,对于能耗高、污染重、治理无望的企业和生产线一律关停,坚决制止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的现象,确保达标排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资源统筹的“生态链大农业”生产模式,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精华有机结合,逐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逐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污染型乡镇企业转移到生态农业建设上来。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攻坚战。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相结合,加强城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城区24小时安全、正常供水。同时,根据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大对出厂水和末梢水常规项目的检测力度,并及时公布真实的检测结果,保证饮用水的质量和群众的知情权。


(五)全面涵养水源,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雨时成涝、雨停水无,是硬质建筑带来的弊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时,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海绵城市的宏伟目标。2015年4月,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发文,公布了首批包括河北迁安在内的16个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名单,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海绵城市建设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三五”规划建议,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出台的这一时间节点,建议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为统领,以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为总纲,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当中,力争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具体可考虑:一方面,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过程当中,要以新建小区建设、道路翻修改扩建、街道两侧绿化、公园和广场建设改造等为载体,采用生态、环保、耐磨的透水滤水材料铺装,增加城市透水路面的面积,配以植草沟、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措施来组织排水,采用新型“面式排水”和“源头分散”控制排水的规划设计理念,形成“收—蓄—渗—净—用—排”一体化的雨水收集与利用模式。此举既能够涵养地下水,调节丰枯,也解决了部分绿化浇灌用水。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增加降水。当前,我市东部矿山已经全面关停,将实施生态修复、开发利用。建议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东部矿山生态修复、开发利用的全过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治,通过植树造林、矿坑造湖等举措,彻底修复改善东部山区生态环境,与我市境内河流遥相呼应,形成“依山傍水、绕山环水、显山露水”的全市绿色生态新格局。


(六)创新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依法管理水资源


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实行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实现由“多龙管水”向“一龙管水、多龙治水”的转变。要借鉴上海、武汉、深圳等地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明确实行城市各种水事务统一管理的责任主体,健全完善依法管水、用水、治水,严肃查处用水企业私打机井、渗井、污水直排等行为,使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切实把水资源管住、管好。要根据建设生态市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完善水资源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例如,陕西省榆林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节约用水管理办法》、《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水权转换管理办法》、《节水单位考核管理办法》、《计划用水考核管理办法》和《工业企业水量平衡测试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充分借鉴榆林经验,高度重视、主动上手、抓好落实,实现水资源的宏观调度、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建立水资源远程实时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快速的反映水质变化、防止突发污染事故,为党政领导及时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提供重要支撑,为水资源的评估、规划及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