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推车大王张贺

朱学军 刘启云
2021-06-28

推车大王张贺,曾经赫赫有名。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于1958年9月30日、1959年9月30日两次设晚宴招待密云水库工程副总指挥王义中和民工代表张贺,并邀请他们参加国庆节天安门观礼。1959年4月,张贺作为民兵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周恩来总理颁发给张贺56式半自动步枪一支、子弹100发。当时,“八一”、新闻纪录和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5个电影制片厂给以张贺为首的突击队拍摄了新闻记录片,张贺的光荣事迹随着纪录片的传播享誉国内外社会主义阵营。


“黄继光突击队”队长

1958年初,为解决北京市的用水问题,国家决定修筑怀柔水库。那时修水库的方法比较原始,主要靠人力手挖车推,抽调受益区的劳动力无偿到库区搞建设。同年2月25日,三河县抽调26个乡镇3000名民工,由副县长杨荫章带队,以乡镇为单位成立民工团,各民工团成立突击队赴怀柔水库工地“参战”。张贺时年26岁,身高1.82米,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身强力壮,能用手推车推起“一闸土”,即手推车车斗长度等于身高,车斗前有一闸板,闸下后,人躺在车斗里身体伸直,前后没有缝隙。在1000米的运距内,每车土都超过0.5立方米,重有千斤,往来推车,健步行走,毫不气喘。张贺的父亲张玉堂1945年即任村农会主席,张贺先是村儿童团长,后为村民兵队长,属于根红苗正的贫下中农子女,最后,经组织考察被确定为“黄继光突击队”队长。

去怀柔修水库时,张贺的大儿子才出生4个月,正需要父母照顾。然而,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张贺把妻儿托付给邻里照看,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全身心地投入到修建怀柔水库建设当中。为了抓时间、抢速度、赶工期,水库指挥部决定实行“两班倒”,即一班从中午12点干到午夜24点,另一班从午夜24点干到中午12点。张贺带领突击队员在1000多米运距内每天往返20余趟,推车行程近50公里。从装上第一车土开始,到最后一车土卸下,突击队员们的身上总是汗水不断。开始还是汗流浃背,到后来汗水和着泥水,全都成了泥人。突击队员们的手上布满了茧子,脚上起了一层又一层的血泡,但是他们不叫苦、不喊累,在张贺的带领下,完成了水库修建指挥部交给的一项又一项艰巨任务。张贺的手推车车长2.5米、宽1.5米,车架高1.4米,车身粗大、厚实,用结实的硬杂木特制而成,明显比别人的大一号。车轱辘也是加宽加大的独轮轱辘。远看张贺的车把非常光亮,那是长期汗水浸泡的结果。张贺的车搭襻是用牛皮专门制作,既能承重又结实耐用。他的手推车和别人的手推车放在一起,老远就能分辨出哪一辆是张贺的。张贺带领的“黄继光突击队”,哪里有硬任务就出现在哪里,突击队的队旗插在哪,哪里就是一片喝喊叫号声。在修建怀柔水库的6个多月时间里,“黄继光突击队”和突击队长张贺在工地上广为流传。


奋战密云水库工地

1958年9月,怀柔水库竣工后不久,密云水库工程随即上马。对修建密云水库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毛主席、周总理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自到密云水库参加义务劳动,为全国人民树立了榜样。当时,三河县共抽调民工8000人,仍由副县长杨荫章带队,赴密云水库溪翁庄主坝担负坝基处理和筑坝任务,张贺带领“黄继光突击队”一同奔赴工地。

修建密云水库共征调北京周边县民工23万人,工地上人山人海。白天,机声震耳、炮声隆隆、人喊马嘶,响彻山谷。入夜,红旗招展、灯火辉煌、铁锨飞舞、人来车往,构成了一幅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场面。张贺带领54人的“黄继光突击队”分为两个小组,昼夜不停地奋战在工地上。民工们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量,和村里的劳动力一样,只记8个工分,无其它任何出工补助。但是张贺和每个突击队员,没有任何怨言,心里有的是如何竭尽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做出贡献。为了调动参战民工的劳动积极性,河北省组织表现最为突出的三河、大厂、香河、宝坻、玉田、昌黎6个县的青年突击队开展推车夺红旗劳动竞赛。每个突击队选出30名队员,1000米运距推砂石料,每天包括午餐在内8小时,劳动中途不得换人,由指挥部派专人负责监督评判。张贺从54名突击队员中精选了29名,加上自己共30人,提前饱餐了“战饭”,并为每个人用白酒把大小腿搓好,预防推车中蹲腿抽筋。比赛开始,只见张贺光着膀子,铁锨飞舞,仅用十几分钟就装满了尖尖的一斗砂子。张贺把搭襻往肩上一搭,双手紧握手推车把,双腿叉开,弯下腰来,浑身一较劲就把像小山一样的推车推了起来,车身平稳地往前运行,两腿快步如飞,第一个到达千米运距外。卸车回返,继续装砂。8个小时奋战,在民工们的呐喊助威声中,张贺推出了6.4立方米砂石料的个人最好成绩,“黄继光突击队”整体推出了人均4.7立方米的优异成绩。最后,经指挥部评判,“黄继光突击队”获得冠军、夺得红旗,张贺被水库党委命名为“推车大王”。比赛成绩一公布,“黄继光突击队”声名鹊起,在整个密云水库工地上成为一面学习的旗帜,张贺在23万民工兄弟中更是尽人皆知。


周总理为张贺授枪

1958年9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密云水库工地。在工地指挥部,总理特意召见了副总指挥王义中、民工代表张贺。周总理向王义中询问了工程进展情况及施工中遇到哪些问题,向张贺询问了民工劳动状况及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王义中和张贺分别一一作了回答。张贺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面对面地见到敬爱的总理,心情无比激动。他代表23万民工向周总理表态:“不惜出大力、流大汗、黑夜白天连轴转,克服一切困难,坚决完成工程指挥部交给的各项劳动任务,以实际行动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喜。”


1958年9月30日,密云水库工程副总指挥王义中和23万民工代表张贺从水库工地专程赶往北京,向周总理报喜,超额完成了工程指挥部下达的阶段性任务。晚间,周总理专门设宴,招待王义中和张贺。席间,总理谈笑风生,一边询问水库工地中发生的趣闻轶事,一边劝酒布菜,宴会持续了近2个小时才结束。王义中和张贺当晚被安排在国务院招待所,第二天上午,也就是10月1日国庆节,作为特邀佳宾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东侧的观礼台上,观看首都群众庆祝国庆。

回到水库工地,张贺心潮澎湃,想到自己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作为23万水库建设大军中的一名普通劳动者,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特殊礼遇、高规格的接待,真是无比自豪。张贺暗下决心,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此后一年的时间里,张贺带领“黄继光突击队”苦干、巧干加实干,昼夜不停轮班干,用“愚公移山”精神,圆满完成了指挥部交给的各项突击任务。

1959年9月30日,密云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完工。傍晚,工程副总指挥王义中、民工代表张贺又一次专程进京,向周总理报喜。周总理听了王义中和张贺的汇报非常高兴,设晚宴款待了王义中和张贺。周总理那一晚喝了不少白酒,和王义中、张贺一起庆祝密云水库坝体完工。第二天是国庆十周年,他们又作为特邀佳宾登上了天安门东侧观礼台。

密云水库工程于1959年11月全面完工。张贺带领“黄继光突击队”回到三河后,又参加了引泃入潮工程,后因国家遭受自然灾害,引泃入潮工程自行下马。

1960年2月,于桥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张贺又奉命带领“黄继光突击队”加入到水库筑坝工程当中。3月份张贺被选为唐山专区民兵代表;4月初,张贺被选为河北省民兵代表;4月16日,张贺又被推选为全国民兵代表,并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会上,周总理为参加民兵代表大会的所有民兵每人颁发了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并配发子弹100粒。当时,56式半自动步枪属新式步枪,在国内刚刚批量生产,全军也只装备了两个步兵师。为民兵授枪,其意义重大。张贺接过步枪,爱惜地看了又看,他仿佛看到了党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看到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责任。全国民兵代表大会于5月1日结束。大会闭幕时,毛主席接见了所有民兵代表,他站在主席台前,与列队走过的民兵代表挥手致意。毛主席高大的身躯,带着慈祥的笑容,挥动着巨人的大手,让张贺感到浑身一股暖流,激动得热泪盈眶。时过近50年,张贺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参加完全国民兵代表会议后,张贺带着心爱的半自动步枪回到了于桥水库工地,又推起手推车参加到如火如荼的劳动当中。1967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为张贺配发的步枪由县武装部统一收回。


8 张贺(后排右一)参加全国民兵代表会议留念.JPG张贺(后排右一)参加全国民兵代表会议留念


东水西调再显神威

1989年,三河县委、县政府为解决西部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决定实施“东水西调”工程。时年,张贺已经67岁。张贺知道消息后,主动找到镇党委请缨参战。张贺说:“别看我的年龄大,但是一般的小伙子还顶不上我,二三百斤的手推车我还照样推。”镇党委被张贺的至诚所感动,特批张贺带队参战。在“红娘港一支”工地,张贺既带队指挥,又身先士卒,下河底清淤。为了调动参战民工的积极性,张贺与年轻小伙子们较劲比起赛来。他把手推车装得满满的,推起车来稳稳当当,比年轻小伙子们还快。一天下来,张贺完成的土方任务比年轻小伙子们都多,大家伙都很服气,一致赞叹:不愧是当年的推车大王。在张贺的带动下,皇庄镇工程代表团提前超额完成了红娘港一支扩挖任务。县委、县政府为表彰张贺人老不服老、为社会主义建设再立新功的英雄壮举,特发奖状,予以表彰鼓励。


1960年7月底于桥水库完工后,张贺回到村里,先后担任村大队长、村党支部副书记和村治保主任,直到1990年经皇庄镇党委研究批准离岗。张贺在村干部岗位上一干30年,他始终牢记毛主席的教诲: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务必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张贺从不把自己的荣誉作为炫耀的资本,在家里从不提起自己当年的事迹。他有三儿三女,没有把一个子女通过熟识的老领导安排出去,都在家里安心务农。张贺在村为“官”30年,被村民誉为“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好村官。张贺从村官岗位上退下来后,在自家房屋前开辟了一块菜园,靠卖菜收入维持生活。他很自得:靠党的好政策,人民群众都过上了幸福生活;他很自足:为人民做了一点贡献,也为子女们树立了榜样。

分享